走進位于廣西桂林的桂林福達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從圓鋼鋸切、棒料轉運到抓取、加熱、鍛打、冷卻、下料等鍛造工序,全程由機械臂、AGV(自動導向車)及自動化生產線配合完成。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發動機曲軸領域的領軍企業,福達股份深耕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與制造20多年。近年來,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智能制造轉型與新能源產業鏈深度布局,實現了產業國際化、管理數智化、產品新能源化,從傳統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轉身。
技術創新
“曲軸是發動機里那根‘七扭八拐’的金屬軸,能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福達股份董事長黎福超說,新能源汽車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靜謐無感的駕駛體驗備受廣大車主青睞,這也對曲軸產品的極致輕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福達股份針對高性能輕量化發動機曲軸的核心技術研究項目于2017年啟動。“該項目開展曲軸動平衡性能與鍛件輕量化設計、全纖維曲軸抗疲勞制造工藝的基礎研究,以及疲勞試驗與制造工藝數據的應用研究,主要為滿足高效能發動機對曲軸輕量化、長壽命和高可靠性等性能的要求。”黎福超介紹。
福達股份曲軸研發團隊經過持續深入研究,終于實現了曲軸的減重與強度提升,公司自主研發的“輕量化曲軸疲勞強度提升技術”成功將曲軸疲勞強度提高10%以上,有效滿足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高性能輕量化曲軸的需求。“技術創新在于解決行業痛點。例如,我們針對新能源混動曲軸的高精度需求,開發了全自動圓角滾壓與淬火強化工藝,使產品壽命提升30%。”福達股份總經理王長順說。
福達股份自1995年成立以來,始終將技術創新視為立身之本。公司現有研發人員300多人,占企業總人數的13%。5年來,每年研發投入均超過營業收入的5%,近10年累計研發投入近8億元。公司還擁有國家級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國家和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廣西汽車傳動系統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先后取得10多項關鍵汽車零部件產品的核心技術和300多項專利,參與制定國家級行業標準10多項。
目前,福達股份正在加速推進“復合圓角加工技術及疲勞性能研究”“復雜曲軸結構缺陷視覺檢測的研究應用”等一系列技術工作,一旦取得突破,將進一步提升曲軸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為企業在高端智造領域夯實技術基礎,增強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數智升級
面對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挑戰,福達股份積極推動傳統制造向數智轉型。“公司在數字化生產轉型過程中,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引入和應用,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王長順說。
公司引入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多種機器人、加工中心等智能設備,減少人工干預,提高加工效率及穩定性,通過MES系統(制造執行系統)及生產總控大屏實現從訂單到交付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通過智能制造升級,福達股份擁有了自主設計和建設模塊化曲軸生產線的能力。公司于2024年成功實現了新建產線節拍效率提升80%的目標,同時將產線投入成本降低30%以上,并通過整合全鏈式數字化管理,確保了生產訂單、執行、入庫以及產品質量在線監控等環節的全面管理,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目前,福達股份產能已達到飽和狀態,公司為此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曲軸智能制造項目”建設,以提高企業產能。項目于2024年6月開始建設,目前部分生產設備已陸續到廠進行調試。“該項目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企業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建設的示范項目,打通了產品從研發到投產直至結束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項目投產后,將實現年產180萬件曲軸的生產能力,產品質量數據可全流程實時追溯。”福達股份總經理助理蘇仕杰介紹。
同時,鑒于曲軸毛坯鍛件現有產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福達股份投資建設了“年新增5萬噸高精密鍛件項目”,幫助提升產能,構建穩定可靠的汽車曲軸毛坯供應鏈。
據了解,福達股份鍛造公司開發的“曲軸數字化鍛造車間系統”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2017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年產百萬件曲軸數字化鍛造車間系統的研制與應用示范”項目榮獲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借船出海
福達股份由離合器生產起步,逐漸走上規模加工鍛鋼曲軸之路,隨后拓展至精密鍛件業務。2018年,福達股份與國際知名企業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大型曲軸領域。同年便全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
2022年,福達股份投資建設新能源電驅齒輪項目,實現從以曲軸及曲軸毛坯為核心向新能源汽車的全面布局,并掌握了新能源汽車兩個關鍵動力部件:混動汽車曲軸與純電動汽車、混動汽車電驅動齒輪。
從發動機中最難的曲軸和毛坯,到拓展附加價值更高的大型曲軸,再到主動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福達股份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張海濤認為,企業要做“難而正確的事”,就要擁有核心價值。
如今,福達股份再次踏上高端制造新征程——開拓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業務。“短期來看,人形機器人在經濟性、應用場景、放量節奏等方面還需要持續探索。長期來看,該行業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福達股份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范帆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憑借在電驅齒輪、人才積淀和客戶積累方面的優勢,迅速成立研發團隊,進入機器人減速器賽道。此外,公司還通過對外投資等方式,加速布局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業務。
除了深耕技術之外,福達股份持續拓展“朋友圈”。如今,公司的國際客戶已遍布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未來,我們將伴隨中國整車‘出海’的腳步,向海外布局。”范帆說。
從傳統曲軸龍頭到新能源智造先鋒,福達股份以新質生產力為支點,實現企業高質量可持續健康發展。正如黎福超所言:“制造業沒有捷徑,唯有將每件事做到極致。”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福達股份正以技術創新為矛、以智造升級為盾、以新能源布局為翼,向全球曲軸行業領軍者的目標邁進。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發動機曲軸領域的領軍企業,福達股份深耕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與制造20多年。近年來,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智能制造轉型與新能源產業鏈深度布局,實現了產業國際化、管理數智化、產品新能源化,從傳統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轉身。
技術創新
“曲軸是發動機里那根‘七扭八拐’的金屬軸,能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福達股份董事長黎福超說,新能源汽車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靜謐無感的駕駛體驗備受廣大車主青睞,這也對曲軸產品的極致輕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福達股份針對高性能輕量化發動機曲軸的核心技術研究項目于2017年啟動。“該項目開展曲軸動平衡性能與鍛件輕量化設計、全纖維曲軸抗疲勞制造工藝的基礎研究,以及疲勞試驗與制造工藝數據的應用研究,主要為滿足高效能發動機對曲軸輕量化、長壽命和高可靠性等性能的要求。”黎福超介紹。
福達股份曲軸研發團隊經過持續深入研究,終于實現了曲軸的減重與強度提升,公司自主研發的“輕量化曲軸疲勞強度提升技術”成功將曲軸疲勞強度提高10%以上,有效滿足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高性能輕量化曲軸的需求。“技術創新在于解決行業痛點。例如,我們針對新能源混動曲軸的高精度需求,開發了全自動圓角滾壓與淬火強化工藝,使產品壽命提升30%。”福達股份總經理王長順說。
福達股份自1995年成立以來,始終將技術創新視為立身之本。公司現有研發人員300多人,占企業總人數的13%。5年來,每年研發投入均超過營業收入的5%,近10年累計研發投入近8億元。公司還擁有國家級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國家和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廣西汽車傳動系統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先后取得10多項關鍵汽車零部件產品的核心技術和300多項專利,參與制定國家級行業標準10多項。
目前,福達股份正在加速推進“復合圓角加工技術及疲勞性能研究”“復雜曲軸結構缺陷視覺檢測的研究應用”等一系列技術工作,一旦取得突破,將進一步提升曲軸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為企業在高端智造領域夯實技術基礎,增強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數智升級
面對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挑戰,福達股份積極推動傳統制造向數智轉型。“公司在數字化生產轉型過程中,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引入和應用,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王長順說。
公司引入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多種機器人、加工中心等智能設備,減少人工干預,提高加工效率及穩定性,通過MES系統(制造執行系統)及生產總控大屏實現從訂單到交付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通過智能制造升級,福達股份擁有了自主設計和建設模塊化曲軸生產線的能力。公司于2024年成功實現了新建產線節拍效率提升80%的目標,同時將產線投入成本降低30%以上,并通過整合全鏈式數字化管理,確保了生產訂單、執行、入庫以及產品質量在線監控等環節的全面管理,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目前,福達股份產能已達到飽和狀態,公司為此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曲軸智能制造項目”建設,以提高企業產能。項目于2024年6月開始建設,目前部分生產設備已陸續到廠進行調試。“該項目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企業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建設的示范項目,打通了產品從研發到投產直至結束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項目投產后,將實現年產180萬件曲軸的生產能力,產品質量數據可全流程實時追溯。”福達股份總經理助理蘇仕杰介紹。
同時,鑒于曲軸毛坯鍛件現有產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福達股份投資建設了“年新增5萬噸高精密鍛件項目”,幫助提升產能,構建穩定可靠的汽車曲軸毛坯供應鏈。
據了解,福達股份鍛造公司開發的“曲軸數字化鍛造車間系統”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2017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年產百萬件曲軸數字化鍛造車間系統的研制與應用示范”項目榮獲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借船出海
福達股份由離合器生產起步,逐漸走上規模加工鍛鋼曲軸之路,隨后拓展至精密鍛件業務。2018年,福達股份與國際知名企業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大型曲軸領域。同年便全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
2022年,福達股份投資建設新能源電驅齒輪項目,實現從以曲軸及曲軸毛坯為核心向新能源汽車的全面布局,并掌握了新能源汽車兩個關鍵動力部件:混動汽車曲軸與純電動汽車、混動汽車電驅動齒輪。
從發動機中最難的曲軸和毛坯,到拓展附加價值更高的大型曲軸,再到主動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福達股份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張海濤認為,企業要做“難而正確的事”,就要擁有核心價值。
如今,福達股份再次踏上高端制造新征程——開拓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業務。“短期來看,人形機器人在經濟性、應用場景、放量節奏等方面還需要持續探索。長期來看,該行業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福達股份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范帆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憑借在電驅齒輪、人才積淀和客戶積累方面的優勢,迅速成立研發團隊,進入機器人減速器賽道。此外,公司還通過對外投資等方式,加速布局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業務。
除了深耕技術之外,福達股份持續拓展“朋友圈”。如今,公司的國際客戶已遍布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未來,我們將伴隨中國整車‘出海’的腳步,向海外布局。”范帆說。
從傳統曲軸龍頭到新能源智造先鋒,福達股份以新質生產力為支點,實現企業高質量可持續健康發展。正如黎福超所言:“制造業沒有捷徑,唯有將每件事做到極致。”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福達股份正以技術創新為矛、以智造升級為盾、以新能源布局為翼,向全球曲軸行業領軍者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