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耕不輟三十載 專注創新攀高峰
常年一身藍色的工作服,身材不算高大,但臉膛兒方正,一副知性沉穩的樣子。在個性濃眉和簡約鏡框的映襯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閃爍著內斂深邃的光芒, 時常掛著微笑的臉上,卻透著一股堅毅勁,他就是中國船舶重慶公司所屬清平機械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李煒斌。
李煒斌長期從事防務裝備工藝技術開發研究工作,曾獲得清平機械“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組織帶領公司風電專項技術研發團隊榮獲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中國齒輪協會一二等獎、中國船舶集團“優秀授權發明專利獎”、重慶公司青年創新創效優秀集體成果獎和技術成果二三等獎等多項榮譽,還獲得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資質,被列為重慶地區科技專家庫成員,并在專業期刊《齒輪傳動》發表多篇專業論文。
一、扎根基層 求精務實
“擇一事、忠一生”這六個字是李煒斌的生動寫照。李煒斌大學畢業就進入清平機械工作,從基層車間普通技術員逐步成長為公司生產技術骨干,豐富的基層工作經歷使他極為熟悉公司產品制造流程和各種齒輪制造設備性能特點以及質量問題處理解決辦法,為之后的防務裝備工藝技術開發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青春年少到漸生華發,他用三十年的時間堅守在他所熱愛的崗位上,用奮斗的汗水澆灌著少年時的夢想。
二、持之以恒 專注創新
對技術創新如癡如醉是身邊同事對李煒斌的第一印象。整整30年的工作生涯里,他對待工作始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2019年,公司為上海某公司配套外貿系列產品,以國產化替代進口為目標,該系列產品精度要求高,利潤可觀,但產品尺寸公差及外觀質量驗收極其嚴格,加工質量及生產管理難度極大。為突破技術難關,他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該系列產品進行了多項工藝優化、工藝試驗和降本增效工作,常常忙碌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經過了無數個披星戴月的日夜,終于成功優化生產工序,使產品縮短生產周期8小時/每件。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和節約物流周轉包裝管理成本,實現每年節約生產成本55萬元/1000套,現有配套品種及新增品種每年已實現銷售收入500-2000萬元。在開發某無人機型號精密蝸輪蝸桿產品時,為解決單件加工效率低問題,他連續在機床上跟線琢磨了兩周,終于設計出了高效簡便的加工工裝夾具,使生產效率提升5倍,大大減輕了生產供貨壓力,該產品技術革新發明創新在2019年獲得集團公司“優秀授權發明專利優秀獎”。2006-2012年度,在公司產品轉型期間組建了技術研發團隊,對風力發電偏航變槳齒輪箱進行技術研發,直至批量配套客戶,目前風力發電偏航變槳產業系列型號齒輪箱已經成為公司重要配套系列支柱型產業,公司成為風力發電產業行業減速機配套重要供應商。
三、逆風而上 勇攀高峰
李煒斌常說:“工作中要敢啃‘硬骨頭’,敢于創新,才能有所創新,善于創新”。他多次主動承擔公司重點型號防務裝備任務。2021年,完成某研究所某型號燃氣輪機齒輪箱系列產品國產化試制。2022年,全程參與某研究所研發試制多種型號艦船用共8種樣機試制、加工、裝配、調試技術研究工作,助力產品順利通過檢驗并獲客戶質量認可,為公司贏得客戶好評和榮譽。近三年,他獨立完成和主持參與了多項防務裝備和研究院所型號產品研發項目40多項累計2000余種零件任務。今天,年滿50歲的李煒斌依舊沒有停下篤定的腳步,他正在用他的專注,不停地刷新著自己所創下的記錄。